首页

午夜小妈调教峰峰

时间:2025-05-28 19:57:59 作者:碳路中国丨辽宁海城:“世界镁都”的绿色智造转型之路 浏览量:40390

  来源:观察者网

  [文/观察者网 王世纯]据台湾联合新闻网2月27日报道,下水5个月以后,台湾首艘自造柴电潜艇“海鲲”号26日下午出厂,从台船海昌厂内用多轮板车移置到中信8号浮动船坞。台船预计27日上午利用涨潮时将“海鲲”号移动运至台船89、90号干船坞,进行预备倾测试验,验证潜艇浮力是否正确。

  尽管现场有透过层层铁制施工梯阻隔,但媒体仍然拍摄了不少“海鲲”号的细节:“海鲲”号采用了瑞典西约特兰级、哥特兰级类似的X型艉舵,有明显的镰刀式七叶大侧斜螺旋桨,螺旋桨大小比例比下水仪式时大。

“海鲲”号潜艇的全貌和螺旋桨特写 图源:社交媒体

  而左舷舰体下方则可辨识出为安装台军鱼雷诱饵所留孔洞。此外“海鲲”号舰体外观较去年“下水”仪式更为平整,原来的“薄板船体焊接变形”现象已经大幅度缩小。

  这项移置作业于26日下午开始,在此之前排水量超过35000吨的“中信八号”浮坞从25日起已经在海昌厂外待命。高雄港务局自26日16时起开始管制海昌厂周边港区水道及陆域,执行管制的警方并未干涉在周边陆域拍摄的媒体。

正在转移到浮船坞的“海鲲”号

  根据台媒拍摄的图片,“海鲲”号舰艉是朝外的方向缓慢从海昌厂拖出。报道称这项移置作业为求精准将“海鲲”号移至到浮坞,必须缓慢进行,预估移置到浮船坞的作业将持续到27日清晨。一切稳定就绪后,浮坞再移动到几十米外台船的干船坞内,重复相关作业。最终“海鲲”号并在台船的干船坞进行一系列测试,并且装设尚未到位的装备。

  台湾本轮“潜艇自造”正式启动于2015年,2016年度台海军首次为“潜艇自造”编列了5亿新台币的相关预算。根据台军公布的预算细节,“自造潜艇”的子系统计划采用从欧洲“海军集团”和美国洛克希德·马丁公司采购的相关机械和作战指挥系统。2020年11月24日,台自制柴电潜艇首艘原型艇于台船高雄厂开工。

  去年9月28日,台湾首艘自造柴电潜艇在台船高雄厂区正式亮相,并举行原型艇下水命名仪式。尽管进行了亮相,但该艇声呐、鱼雷发射管等重要部位均因保密原因被装饰覆盖。

  台船董事长郑文隆此前曾对外界表示,此次“下水”命名仪式后,并不会直接放入水中,但为了沿袭造船传统,将会使潜艇用某种简单的方式去“接触水”,以达成“下水”这一概念。

  尽管举行了下水仪式,但台“中时新闻网”去年爆出消息称,即将下水的“海鲲”仍有两项重要装备未安装。国民党籍民意代表马文君在政论节目中指出,“海鲲”的蓄电池和围壳桅杆部分现仍缺装,这些向外界订购的设备甚至还没有运抵台湾岛内,按计划2024年才能到货。

  此前2月21日,还是“中时新闻网”爆料称,台军潜艇研制单位原计划在2024年春节以后进行海上测试(SAT),在蔡英文卸任前(5月20日)交付给台湾海军。但因潜望镜延至3月才能到交货安装,目前尚无法进入海上测试阶段。对此,台湾海军回应称,目前潜望镜安装等依计划工序执行,但海测与交舰没有时间表,一切以安全考量为优先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强对流天气黄色预警继续发布:湖南等3省区局地风力可达11级以上

王毅表示,当前,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国际体系正在经历深刻调整,全球经济复苏艰难。霸权主义、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沉渣泛起,“小院高墙”“脱钩断链”逆流涌动。地区冲突延宕不靖,不稳定、不确定、难预料因素在全球弥漫。与此同时,和平、发展、合作、共赢的时代主题仍然是国际社会民心所向,世界多极化、经济全球化、国际关系民主化仍然是当今世界大势所趋。“全球南方”正在发展壮大,新兴力量崛起势不可挡。加强区域合作、促进融合发展、践行多边主义是各国的共同愿望,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更光明前景。

江西九江赛城湖秋捕:水美鱼肥 热闹非凡

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主任赵猛表示,上海商学院就业服务站全面联动人社部门、高校和企业三方优质资源,便于更好地发挥高校资源和社区服务的溢出效应,并希望服务站能够整合更加丰富的就业服务资源、持续加大服务支撑、延伸服务功能、提升服务能效,赋予就业服务内生智慧,扩大服务圈辐射效应。

俄媒:俄罗斯首次量产可防核爆影响的移动庇护所

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奥运冠军丘索维金娜近日做客“东西问·中外对话”,畅谈她眼中的中国体育。丘索维金娜是世界体操领域的“常青树”,她多次参加在中国举办的重大赛事,并与几代中国体操选手同场竞技。赛场之外,丘索维金娜喜爱中国文化,对中国的体育教育也有自己的观察与见解。

浙江文旅观察:“出版+文旅”跨界创新,为了啥?

在姜熙饶看来,“通过训练让自己在马拉松赛场跑得更远”与“通过反复磨练让自己的演技有所提升”都诠释了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”的道理。

中国留学生亲历莫斯科恐袭:枪声持续约10分钟,同伴中弹遇难

“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广东湛江考察时说,‘红树林保护,我在厦门工作的时候就亲自抓。’‘这是国宝啊,一定要保护好。’听到这话,我心情无比激动!”大片红树林旁,厦门大学教授卢昌义兴奋地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